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      返回报网首页 |   版面导航
当前版: 04版 上一版   下一版 上一期   下一期 往期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“飞线充电”乱象频发 安全隐患需警惕

  本报讯(记者 冉杰 林光耀 代佳佳)近年来,电动自行车因其方便快捷,节能环保,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。然而与之相伴的“飞线充电”乱象,正悄然将便利转化为安全隐患。

  4月22日,记者在璧城街道展业名府小区看到,10余条电线相互交错,从高层垂落悬垂于行道树上,更有长达50米的线缆如藤蔓般缠绕建筑外墙。“为了方便电动自行车充电,不少居民选择从楼上‘空降’电源线和插线板,看似省事,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。”一位正在整理飞线的电动自行车车主无奈道。

  区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 ,私拉乱接的电线及设备可能存在线路老化或接触不良等问题,这些隐患容易导致漏电、触电等危险情况。线缆在长期受重力和人为扯动后,易发生短路、过载,从而引发线缆升温甚至点燃。同时,劣质线缆在点燃后还会产生熔融滴落现象,极易引燃周边的易燃可燃物。

  然而,面对如此明显的安全隐患,为何仍有部分市民不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充电桩?

  “充电桩充电费用比飞线贵几倍!”展业名府住户张女士算了一笔账,飞线充电每次约0.5元,而充电桩充电费用达到3元以上,长期下来差额可观。不少居民反映,充电桩还存在“充不满”的情况。

  与展业名府小区有相同困扰的公园路10号小区,记者在背街小巷也发现了不少“蛛网景观”。而在公园路沿线小区的走访中,记者发现不少小区并未有明显的飞线充电现象。

  自去年起,区消防救援局联合各镇街社区构建起“网格员巡查+物业督导+志愿者劝导”的三级防控体系,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违停违充整治工作,对积极,强化电动自行车火灾警示教育,提高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,使该区域飞线充电现象得到有效遏制。

  安全无小事,防患于未“燃”。一根小小的电线就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。社区需加强安全宣传与巡查,各小区要进一步优化充电设施布局,每位居民则应树立起“安全无小事”的意识,让规范充电从“被动遵守”转为“主动选择”,只有守住安全底线,才能真正实现民生便利与公共安全的双赢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
   第03版:黛山秀湖副刊
   第04版:民生·社会
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和新闻媒体检查校园食品安全工作
“飞线充电”乱象频发 安全隐患需警惕
科幻作家进校园 用阅读与未来对话
风筝节绘就邻里和谐新画卷
当机器人穿上跑鞋:一场马拉松背后的科技与人文的奇妙碰撞
八塘樱桃枝头红 志愿服务暖民心
未成年人遭群殴反击,可认定为正当防卫
公告
声明